林生祥人物简介(林生祥的《木棉花》 歌词)
大家好,今天小Q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林生祥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林生祥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一、林生祥人物简介
林生祥,台湾高雄美浓镇竹头脚庄头的灵魂级音乐人物,于1971年出生于这个充满传统音乐氛围的地方。他的音乐启蒙来自家乡的婚丧喜庆中传来的传统乐曲,如八音、北管,尤其是唢呐和妇女在丧事中山歌式的哭腔,这些都深深烙印在他的音乐记忆中。从小家中的电唱机让他接触到了客语歌曲,如吴盛智和「印象合唱团」等,国中时期则开始接触西洋歌曲和老歌,但真正投身音乐是在高中时期。
1994年,林生祥积极参与家乡反水库运动,这成为他音乐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1998年,他从「观子音乐坑」乐团解散后,回到美浓组建「交工乐队」,用音乐支持抗争活动。1999年,他们发行的《我等就来唱山歌》专辑因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音乐才华,赢得了台湾金曲奖非流行类最佳作曲人与制作人奖项。此后,乐队的足迹不仅在国内,还延伸到了欧洲,如2001年参加世界音乐节并发表《菊花夜行军》专辑,探讨台湾社会议题。
林生祥的音乐风格深受家乡传统和客家文化的启发,他以摇滚乐的形式诠释客家歌曲,如《大团圆》的改编,展现了独特的音乐风格。然而,1998年在故乡的演出让他意识到,用传统乐器代替西洋乐器的重要性,这促使他回归本土,音乐中融合了月琴、锣鼓等元素,使他的作品具有世界音乐的特色。《我等就来唱山歌》专辑则成为他音乐理念的标志性作品,反映了社会运动和家乡历史。
从「交工乐队」的成立到解散,林生祥始终以创作和演出为重心,他的音乐作品如《临暗》和《种树》深入探讨农村生活和社会变迁,多次赢得金曲奖的荣誉。他的音乐不仅在国内受到认可,国际上也因其独特的「世界音乐」风格而备受瞩目。林生祥的音乐生涯,是一部融合了个人经历、文化传承和社会关怀的音乐史诗。
扩展资料
林生祥,前交工乐队灵魂级人物。1971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美浓镇。1998年,在与美浓爱乡协进会合办《过庄寻柳》、《游荡美丽岛》演唱会后,决定组成“交工乐队”用音乐参与反水库运动。1999年4月,美浓反水库运动音乐专辑《我等就来唱山歌》出版,在各式抗争场合与民众一起唱着愤怒与希望,专辑获得当年台湾金曲奖非流行类最佳作曲人与制作人。2001年“交工乐队”第一次前往欧洲参加世界音乐节,并在年底发表第二张专辑《菊花夜行军》。2004年完成《临暗》专辑,2006年完成《种树》专辑。荣获2000、2002、2005、2007年台湾金曲奖。
二、林生祥的《木棉花》 歌词
你凝视着木棉,是否想起了那些早已远去的时光?它们曾静静地守护在你的视线里,却未曾留下任何怀念。深秋的木棉,满地的思念如同一片片红色的落叶,而寒冷的风却将这一切温柔的抹去。木棉,木棉,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许下的誓言?一叶木棉飘落,让我整夜难眠,试图抹去回忆中你的影子。然而,一年又一年,那株木棉花依旧在那里,如同最初的承诺。
那株木棉花,它静静地站在那里,见证了岁月的流转。深秋的风,吹过满地的红叶,也吹走了那些曾经的誓言。木棉,木棉,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的约定?一叶木棉飘落,让我整夜难眠,试图抹去回忆中你的影子。然而,一年又一年,那株木棉花依旧在那里,如同最初的承诺。
木棉花,木棉花,那株木棉花。深秋的风,吹过满地的红叶,也吹走了那些曾经的誓言。木棉,木棉,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的约定?一叶木棉飘落,让我整夜难眠,试图抹去回忆中你的影子。然而,一年又一年,那株木棉花依旧在那里,如同最初的承诺。
木棉花,木棉花,那株木棉花。深秋的风,吹过满地的红叶,也吹走了那些曾经的誓言。木棉,木棉,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的约定?一叶木棉飘落,让我整夜难眠,试图抹去回忆中你的影子。然而,一年又一年,那株木棉花依旧在那里,如同最初的承诺。
木棉花,木棉花,那株木棉花。深秋的风,吹过满地的红叶,也吹走了那些曾经的誓言。木棉,木棉,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的约定?一叶木棉飘落,让我整夜难眠,试图抹去回忆中你的影子。然而,一年又一年,那株木棉花依旧在那里,如同最初的承诺。
三、音乐人林生祥:超感性老爸,带女儿一起「走唱」
在舞台上或街头,林生祥透过音乐,唱出对弱势族群与客家精神的关怀;回归家庭,他是比太太还感性、还黏女儿的父亲,就连创作也加进他与女儿的生活经验。
化身为社运人士,几次重大的社会议题,都可看见他的身影,从十余年前的美浓反水库到近年的非核家园,他总是拿着六弦琴,站在街头挑战当权者。
就连太太细妹,也是在社运中认识的,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。因此,林生祥不同于许多社运人士,结婚之后便淡出社运界,有太太全力支持的他,在社会运动的投入,一路走来坚持初衷。
但是,强悍的社运人士,在家庭里却是个比太太还感性的父亲。讲到女儿阿kiki的早产,在街头大声疾呼的林生祥,甚至会语塞。
六年前,怀孕七个月的细妹无预警急产。当时的他,眼睛看着体重仅一○三○公克、手掌般大小的女儿,手里拿着病危通知书,「阿kiki是靠著插管和点滴撑过最艰难的前几个月,」林生祥讲到红了眼眶,央求暂停采访,「拜托让我出去抽根菸、透透气。」
反倒是坐在一旁的细妹平静的说,「都过去了,阿kiki现在很健康,和一般小孩没两样,但这件事情对他(指林)是一个很大的阴影。」林生祥边笑边摇头,「细妹很坚强,她是这个家里稳定的力量,我只要一讲到女儿,我就没办法......」
然而,父亲这个角色带给林生祥的,不是理想的羁绊,在工作之余,他努力的学习当爸爸、分担家务,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取得平衡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Q对于林生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林生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